2016年6月住房城鄉建設部公布了新的《城鎮燃氣設施運行、維護和搶修安全技術規程》(編號CJJ51-2016),國內各燃氣供應企業及有關施工公司應當嚴格遵守該標準,將其相關規定充分融入企業的日常運行和工作當中。
其中,該安全技術規程特別在首段列明了七條強制性條款,要求城鎮燃氣供應單位與有關施工單位必須嚴格執行,凸顯了該七個條文的重要性。
為此,上海趙洪升律師事務所將逐一對七個強制性條文從法律層面進行解讀,希望可以幫助業內人士加深對這些條文的了解,并相應完善企業的日常運營管理和事故應對機制。本文則就規程的第一個強制性條文第3.0.9條進行解讀。
“3.0.9 人員進入燃氣調壓室、壓縮機房、計量室、瓶組氣化間、閥室、閥門井和檢查井等場所前,應先檢查所進場所是否有燃氣泄漏;人員在進入地下調壓室、閥門井、檢查井內作業前,還應檢查其它有害氣體及氧氣的濃度,確認安全后方可進入。作業過程中應有專人監護,并應輪換操作。”
運城市經緯燃氣有限公司與郭芳、杜迎春、杜迎軍、運城市城通網絡工程投資有限公司生命權糾紛案
被告運城市通網絡工程投資有限公司(運城市通公司)與案外人河津市政工程有限公司運城分公司(以下簡稱河津運城分司)簽訂了弱電通信綜合管溝工程施工合同,由河津運城分司承包運城市學苑路、條山街等地方的弱電通信管道工程。河津運城分司弱電項目施工隊對運城市通公司位于條山街東延工程東段的通信管道和檢查井進行清理。
參與工作的四人,即杜大萬、楊管城、楊建國、王彥平,2號井蓋由王彥平打開后,四人在井上準備發電機、鉆機等工具,準備就緒后,楊管城、杜大萬先后下井開始工作,兩三分鐘后,在井口的王彥平發現他們倒在井內,立即與楊建國呼叫救人,并撥打了110、119、120求救,送至醫院醫治,楊管城脫離生命危險,杜大萬搶救無效死亡。
后查明事故原因為運城經緯燃氣有限公司在條山街燃氣管道工程驗收合格后,在與管線移交使用時,未按規定對管道內保壓情況進行檢查,即接通使用;巡線員對工作極端不負責任,連續兩個月巡檢記錄都為正常,而事實上該管道已破損,燃氣大量泄漏;河津運城分司施工分隊沒有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密閉空間井下作業安全措施沒有設置,勞動保護措施不到位;同時運城視通公司也未對施工人員井下施工安全生產培訓情況審查,即同意進場施工,共同導致了杜大萬事故的發生。
本案中,杜大萬是河津運城分司的施工人員,而河津運城分司未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未做到是否燃氣泄漏、其他有害氣體及氧氣濃度情況檢測等井下安全作業措施,沒有配備必要的勞動保護用品和氣體檢測設備的情況下,工人即下井作業,致使事故發生,應負事故30%的賠償責任。運城市通公司未對施工人員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情況進行審查,即同意進場施工。對施工現場缺乏有效監督,對違規操作未進行有效阻止,安全管理方面存在問題,對事故負有監管不力的責任,應負20%的賠償責任。被告運城市經緯燃氣有限公司對條山街燃氣管道和相鄰管溝均未按規定進行檢測,天然氣管道破裂發生泄漏,并通過土層進入通信管道縫隙,泄漏至通信2、3號井內,導致受害人杜大萬窒息死亡,應負事故主要責任,即50%的賠償責任。
燃氣不僅是具有易燃、易爆的性質,同時處在閥門井、調壓室等密閉空間場所時,濃度過高也會引起中毒、窒息等事故,這就要求在井下、調壓室內作業時特別注意事前安全準備事項,嚴格做到3.0.9條的強制性規定。該條強制性規定目的在于密閉場所作業人員的安全保護,是對他人人身、財產權利的一個極大保障。如上述案例主體責任承擔,若河津運城分司與運城市通公司做到井下作業前燃氣是否泄漏、氧氣濃度等氣體檢測時,那將不會承擔事故民事責任。
人員在進入調壓室、壓縮機房、井下等有可能涉及氣體泄漏、氧氣濃度過低的密閉場所,一定需做好事前安全準備事項,尤其是經常需要進行井下燃氣維修、檢測、管道組裝等事項的燃氣公司,為避免作業時事故的發生,做好事前燃氣是否泄漏、有害氣體與氧氣濃度檢測等安全保障措施事項后方可進入,援引上述案例主要是對未做到該強制性規定引起事故的民事責任比例分配介紹,但生活中可能因此引起重大的安全事故,發生行政、刑事責任,所以嚴格做到3.0.9條強制性規定,防止因此發生事故而引起民事責任,甚至是行政責任乃至是刑事責任的承擔。